形象層
通常,我們認識一個企業,總是從它的外在形象開始的。這個形象包括它的名稱、商標、產品、宣傳手冊、廣告、辦公環境以及員工服飾……透過這些形象表現出來的文化,我們稱之為企業文化的形象層,也稱物質層。
它們往往是可聽、可見甚至是可以觸摸得到的,位于企業文化的最表層,距離企業文化的核心和本質也最遠。從后面的論述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它們也是企業文化中最多變、最容易被扭曲的部分。
制度層
接下來,我們可以接觸到企業文化的第二層:制度層(又叫企業的制度文化)。
毋庸置疑,企業的運轉是要求有制度作為保證與支撐的,員工準時上班而不是遲到早退,生產車間的工人按照規范操作而不是任意胡來,上班著裝應該清潔整齊……大多是因為制度的激勵與約束。
行為層
然后,我們會接觸到企業文化的第三層:行為層。
向客戶提交產品是否按時和保證質量,為客戶服務是否周到熱情,上下級之間以及員工之間的關系是否融洽,各個部門能否精誠合作,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人們的臉上洋溢著熱情、愉悅、舒暢還是正好相反……
這一層距離企業文化的核心和本質大大地近了一步,和企業文化的核心具有直接的互動互指關系。
它是企業經營作風、精神面貌、人際關系的動態體現,也是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的折射。它是以人的行為為形態的中層企業文化,以動態形式作為存在形式。
在我國長期的企業文化研究上,有這樣一個錯誤的認識,即認為制度應該比行為更加接近企業文化的核心,我們在本書的第一版時也是這樣認為的。經過隨后的研究和實踐,我們發現,行為應該是比制度更加接近企業文化的核心。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明白:
從制度上,我們可以要求員工在接待客戶電話時要及時響應,甚至在接待的時候要充滿熱情。但是,怎么樣才算充滿熱情,員工在接客戶電話的時候是不是真的充滿熱情,這些都不是制度可以考核到的,只有員工自己從心里認同這樣的規定,他才會表現出這樣的行為,甚至是更為優秀的行為。
行為背后,是企業文化對員工的影響,是員工對企業價值觀的認同。
那些將制度視為比行為更加靠近企業文化核心的人,其實是將行為等同于企業文化的第一層次——形象層,把員工的那種受價值觀影響而采取的行為視作一種企業的形象。
價值觀層
經過層層抽絲剝繭之后,我們就達到了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層。價值觀是指組織在長期發展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行為準則,是組織對自身存在和發展的意義、對組織目的、對組織員工和顧客的態度等問題的基本觀點,以及評判組織和員工行為的標準。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精神支柱,是激勵公司勇往直前的動力之源;企業文化是企業奪不走的核心競爭力和靈魂,是企業競爭中最具有決定性和長遠影響的關鍵因素。
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先生站在戰略高度精辟指出:“國家富強在于經濟,經濟繁榮在于企業,企業興旺在于管理,管理優劣在于文化。”企業有了優秀的、先進的的企業文化,企業上下自動就會提高自身工作蘇素養和工作追求,形成“無為而治”的美好局面;反之,缺乏優秀的文化的企業,它就像一個沒有創業激情和不了解自身優勢的人,終將在市場中湮沒。展戰略實現過程中的支柱和靈魂作用,企業更應重視企業文化的研究和加速推進企業文化的發展進程。
來源:碧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