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建設是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文化”,是中國語言系統自古有之的詞匯?!拔幕庇伞凹y化”演變而來,“文”即“紋”,指各色交錯的紋理。《周易.系辭傳下》載:“物相雜,故曰文?!薄盎保玖x為改易、生成、造化、痕跡,引申為教化之意?!拔摹迸c“化”并聯使用,最早出自《易?賁卦?象傳》:“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段話大意說,治國者須觀察天文,以明了時序變化,又須觀察人文,使百姓能遵從文明禮儀,并普及天下。西漢以后,“文”與“化”方合成一個整詞,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誅”(《說苑?指武》),“文化內輯,武功外悠”(《文選?補之詩》)。這里的“文化”的本義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對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養。 二、以人為本,企業、員工共同發展是塑造優秀企業文化的核心 (一) 盲目照搬、模仿西方或國內知名企業文化經驗,重表面,輕本質 首先是企業文化的系列理念,企業愿景、企業精神、核心價值觀、經營理念、服務理念等等。此外,就是企業的VI視覺識別系統,通過明確標識文化的統一規范運用,對內征得員工的歸屬感,對外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最后,通過所謂的企業文化診斷提升,形成了企業文化手冊、VI手冊等一系列沉甸甸的叢書。那么,這些精心設計的文化的成效到底如何呢?企業核心理念都被醒目貼在了墻上,員工整齊的工裝上都鐫繡著企業的logo,而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否與企業歷史、傳統、特點相吻合,是否被員工從思想和行為上認知、踐行,是否成為促進企業發展的DNA,則另當別論了。 (二) 企業文化因領導的更迭而改變,文化缺乏傳承性,不能一以貫之,善始善終 有人說,企業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或“領導文化”,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對于國有企業來講企業領導者更迭頻繁,一般三到五年就會更換一任。多數企業領導者都想在任期內彰顯自己的管理思想和風格,而不注重企業文化的傳承性和持續性。這樣的結果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三五年,你唱你的調,我唱我的調,甚至新任否認前任的文化觀點亦屢見不鮮。久而久之,就導致優秀的企業文化不能有效的傳承和積淀,更不能在企業長期管理實踐中落地生根、發揚光大。 (三) 企業和員工沒有形成利益共同體,難以形成“以人為本”的文化 我們可以先來看一些企業的文化理念,“企興我榮,企衰我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遵守廠規廠紀,爭做優秀員工”等等。這些詞語的中心意思主要是,為了企業的發展,員工要努力工作;而企業發展了,員工的理想與訴求,卻未提及。這是典型的以企業發展贏利為中心的文化。曾經輝煌一時的美國安然公司,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安然的員工之間更多的是競爭,而不是合作,團隊整體凝聚力不強,賭場文化盛行,造假賬和高層腐敗大行其道,最終將帝國大廈推向了覆滅的深淵。 三、潤物無聲,抓好載體建設是企業文化落地生根的關鍵 (一) 示范帶動,領導是企業文化最佳傳播大使 古人云:“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春秋時期,楚靈王以細腰為美,因此楚王賞識的大臣、士子們,都節食減肥,屏住氣,勒緊腰帶。結果許多人黑瘦枯槁,必須扶著東西才能站立起來。故事后來以“楚王好細腰,朝野多饑色”來命名,耐人尋味。同樣,一個企業領導的做人處事風格和喜好,直接決定著員工的價值取向和思想追求。作為一名領導干部,要在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則,為企業謀發展,為群眾謀幸福,員工才會擁護愛戴你??梢哉f,領導干部做一件有失公平正義的事情所造成的損失,是通過千言萬語也無可挽回彌補的。一個企業風氣好,群眾就具有凝聚力,安定團結,齊心協心地實現共同目標和共同利益。 (二) 交流溝通,搭建員工反映訴求意見有效平臺 “和諧”,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大家都有飯吃、人人皆能發言的狀態。一個企業,在滿足員工物質層面需求的同時,就要注重人本管理,及時回應解決廣大員工的意見訴求,使員工切實感受到在企業這個大家庭中“主人翁”的責任感和歸屬感。 (三) 細節入手,引導員工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方式 每位員工在工作中的儀容儀表、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得日常表現,是企業整體員工隊伍素質的呈現,也是企業文化人文內涵的呈現。當我們看到臟話連篇、隨地吐痰、衣著不整的個別員工形象時,必定會聯想到他所在的單位、企業的形象。企業文化理念體現的神經末梢在員工,一語蔽之,抓員工的禮儀禮貌和行為規范要腳踏實地去引導落實。好的行為習慣,逐漸滲透固化,便成為自然。 四、結語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企業都將面臨著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機遇與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更彰顯出企業文化作為軟實力的重要性。員工對企業文化認知、認同、踐行,是企業文化取得成效的具體驗證。只有通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式的載體建設,才能讓員工從心靈深處認同企業文化,才能引領和塑造員工積極、健康、向上的行為,才能不斷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才能為企業的基業長青提供生生不息的動力與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