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反復與家庭債務困擾老百姓生活
我們編輯整理了李曼琳、王義高兩位教授曾向中央提出二點建議和告誡家庭如何度過疫情難關。兩位認為:一是國家經濟穩定必須考慮微觀領域治理,簡單來說防疫“動態清零”,還得考慮家庭現金減少現狀,因為家庭支出和消費無法“清零”,一些家庭在不能全日勞動、收入來源中斷狀態下,家庭資產結構將發生嚴重變化,負債率空前提高,住房按揭貸款、醫療、陪護支出)是造成家庭債務的兩大主要領域,中央應該關注如何防止家庭和個人破產:二是如何通過共同富裕政策和措施,以“帕累托改進”思維和政策,就算是疫情來襲,仍能讓家庭不斷增進國民財富積累,共度難關,大家要樹立信心相信明天的天空會更加蔚藍。
從經濟學方面來分析“管理好微觀是最好的宏觀”,一個民富國強的國家,家庭資產必然越積越多,以最終消除“代際貧困”,中國人一代比一代富裕,將邁向百年富裕夢,這就是帕累托改進,而不是一場瘟疫和國際戰亂就“阻斷”我們的致富之路。
雪上加霜,俄烏戰爭和世界格局變化推高了能源、糧食和大宗商品價格,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匯率倒掛,CPI價格上漲,直接威脅民生,但國家仍有許多工具和政策讓國民“低成本”生活,盡量減少生活成本壓力,現在看來“個體戶”,“家庭;作坊”是多么重要。
多年來,為了GDP,城市化,形成高成本讓那些“過度消費”、缺少儲蓄、不能穩定就業、原始比較貧困的家庭陷入重重困境,疫情此消彼長、再三反復,何時結束仍然未知?如何讓他們擺脫當前困境是當前地方民生要抓的主要工作,必須牢記,富裕路上“一個不能少”的共同富裕治國理念,“過度防疫”是否有必要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防疫是為了活命嗎,賺錢也是為了活命,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
根據不完全統計,從2007年到2022年,中國家庭的債務率上升了約3倍,目前已有2/3的家庭處于高負債體,人均負債已經高達14萬,特別是那些過度使用了金融杠桿、參與股市、房產按揭,子女海外留學,以及一些熱衷于旅游逍遙、傳銷和賭博的人,將是債務風險最危險的一群人,還不包括“因病致窮”原本需要政府扶持的的家庭。
疫情危機但家庭可采取“自救”措施, 尤其對于那些養狗、嫖賭、釣魚和無目的旅游等歧形消費的家庭來說,就必須采取“斷腕”措施,不能說一方面呼吁政府救助自己,抱怨地方政府不給力,另一方面自己又逍遙嫖賭,過度消費,瘋狂旅游,釣魚照相玩。現在應該是節衣省食,共度難關的時候了。
疫情三年,家庭資產發生了變化,這一現象應該引起中央經濟工作管理和地方政府的廣泛和高度重視。三年疫情,關閉的小企業數量高達400多萬家,失業大軍和“歇業”人數1000多萬。今夏來了,1000多萬大學生將涌入職業市場,一個送外賣、技術含量不高的崗位居然“一職難求”,送了幾年外賣失去了專業技能,外賣小哥,龐大的保安、核酸檢查人員他們還能做什么了呢?“清零”必然付出一定的代價,可他們哪里知道未來職業場上的競爭與殘酷,放棄一天的學習就意味著失去一天的專業崗位競爭力。
現在看來大學設置的20多個專業基本上無法找到“穩定”的崗位,例如學音樂、文藝、政治學、臨床、心理咨詢等專業的本科生,可想而知就業市場的艱難。
歸納起來,問題出在哪里?政府如何大幅度降低家庭生活成本?中小企業成本才是要點,長期龐大從事“維護”疫情秩序的保安他們的未來生活可能更要財政“照顧”,因為他們缺少專業技能,又沒有學習愿望。
過去經濟繁榮時期,家庭使用金融杠桿越來越多:20年的房地產按揭貸款、股票資產性收入、醫保社保普及化以及汽車消費,遺產繼承等,中國人突然感覺自己非常富裕,但這些財富和資產是金融杠桿、繼承多種因素讓你提前獲得的,并非儲蓄和完全自己經營財富,這在經濟繁榮時期不是問題,因為所有資產都在上漲,貨幣穩定,但如今全球遭遇一波又一波新冠疫情,俄烏戰爭重創了經濟和供應鏈,通貨膨脹風險不斷加大,中國雖然保持了經濟穩定發展和供應鏈完整,但全球原材料、資源性大宗進口商品和人力資本上漲一樣深受其害,匯率、能源、原材料等都是無法“獨善其身”的主要領域。影響中國經濟穩定發展,波及家庭個體的是長期推高的生活成本,現在看來“吃皇糧”的人太多,直接從事生產勞動的人在減少,政策變化,例如幼兒園、中小學“私變公”的某些做法假的了財政壓力,防疫財政支出龐大,可家庭就難以長期不外出工作,或失去“穩定”工作。
疫情三年,反復不斷,好像失去了“預期”心理,
我們要警惕經濟繁榮和富裕起來后,中國人掉入美國“柯立芝繁榮”陷阱,或者說“拉美中產”陷阱,首先要從家庭“自救”開始,節約,勤儉治家。
為了共度難關我們要還原于中國人勤儉節約,量力而行的樸素本色,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正確看待金融杠桿帶來的“財富”數字增長,除此之外中央要從宏觀經濟治理角度加強微觀領域治理,告誡國民了解經濟增長與個人收入的關系。非常時期中央可以開辟新的稅收來調整家庭供需關系,例如向“千把萬還是賠得起”的養狗戶征收“奢侈稅”以補貼醫療和養老,以稅收杠桿政策調節達到取之于民直接用之于民目的。
二、家庭資產與現金收支關系的困擾
1、國民如何理解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國家庭資產空前提高了,但當前家庭資產結構成為經濟下滑最大“微觀風險”,一般來說,中央銀行“放水”并不直接讓老百姓增加現金收入,中小企業發展和就業才是直接支撐國民收入最大的來源基礎,通過政府層層提供的補貼和福利因為經濟學中存在的“漏斗”現象,以及基層“污吏腐敗”使得老百姓獲得感和執行效率雙雙降低,直接說來,就是到老百姓手中的錢沒有幾個。
疫情下,嗎“獲得感”見真情。人們群眾的主要獲得感是我們的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民營經濟以及小微個體經濟,但他們經不起債務拖累、疾病醫療困擾,這既是一個經濟治理內容又是保證改革開放成果的“政治正確”課題。
2、中小企業是抵御風險的天然屏障:中國老百姓富裕了,但“新財富家庭”并沒有完全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資產,學會不斷學會調整家庭資產,以及合理使用金融杠桿,一味迷信房地產保值增值,如此單一的房地產資產結構,疫情來襲,現金流逐漸枯竭,一些城市尤其是上海的家庭長期處于高收入高成本生活,一個蔬菜斷供、停車場收費可能就讓你熬不過去了,因此,我們有必要從社會現象入手讓老百姓管理、調整和穩定家庭財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要關注宏觀經濟治理中的微觀管理,社會民生變化。
房地產稅征收維護總是那么難?不管是否制度設計合理或者不完善,僅僅是消除房地產只漲不跌、炒房的“賺錢定律”,就可以加快“試行征收”,若怕“傷害”老百姓可以向三套住房以上的“炒家”征收臨時,或者“奢侈稅”的超值交易所得稅,以及“資源所得稅”,而不必等全面開征房產稅,其實老百姓知道為何房地產稅遲遲不能開征 的原因。人民的獲得感多半來自日常家庭現金收入和周轉,“小日子”是否過得舒心,而不是宏觀政策的“放開三胎”,央行利率和大學學科建設。
3、中小企業運營成本過高。我們暫不談長期存在的所謂企業“死亡稅率”,因為民企承擔了高額的社會福利支出——五險一金。曹德旺曾經對比中美稅費,但中國眼下發生的社會現象復雜,疫情反復無常,企業成產業狀態倒閉,我們估計不管經濟如何“唱好”企業長期低利潤時代到來,成本壓力將是長期的,與其財政退稅,不如減少稅收。財政退稅對于很多企業并不公平這樣一點值得中央關注,經濟好時多征收稅,經濟下滑讓利于社會和企業,以此“權衡取舍”,以保證家庭“不破產”,不致貧,民企賴以自救生存,打好“共同富裕”的基礎。我們基本上可以判斷,即使疫情明天全部結束,多數民企要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需要若干年。
疫情下許多中小企業陷入了現金危機,失聯和被查處的現象開始多起來了,制裁“老賴”的案件每天發生,手段越來越嚴厲,一些企業家可能終生不會再崛起,由企業家變成低保戶,落入了貧困人口。
因此,中央在強調實體經濟同時,仍然要強調企業管理的重要性,資本運營、商業模式、互聯網代替不了企業的基本生產。同樣富裕不能忽視勤儉節約,短短幾年,社會出現了“天價保姆”與大媽廣場舞并存,“毒保姆”事件不再是個案,不得不考問社會道德和職業底線,以及社會治理問題。
中國如此豐富的普通低文化勞動力市場,反而有人提議要引進“菲傭”這真是一個笑話。這些我們不知所措的問題造成了家庭成本和企業家家庭憂傷。
4、上市公司的企業管理與實體運營。湖南千山藥機夢碎,這家公司從十倍牛股到深陷債務危局反映出一些上市公司華而不實、不注重管理,以“玩資本”替代主營業務。以不著邊際的所謂“大健康”亂投資,搞概念,因此中國的上市公司非常多,但實際投資人不過幾千個,一個“資本系”控制多家上市公司,最終可能是一個人或家族成員,我們不知道這是為什么?開再多的交易所,不過是為這些家族達建平臺,與技術創新的“實體制造技術”與中小微企業普遍發展,以及產業鏈結構和供給則改革關系不大,因為,在哪里上市就是基本固定的哪幾個“資本大鱷”,他們與地方官員一起為中小企業構筑了“天花板”
本周全國股市重挫,失守3000點,散戶那一點“希望錢”一夜打了水漂,或許股市跌破2000點,造成股市有史以來最低點的可能性完全純在,一旦如此,從新回到3000點大約需要五年時間,那么,哪個散戶投資人能如此的時間呢?因此,中央必須采取“非常措施”止血,或者挽救股市,“救民”于水火之中,不能讓家庭資本如此斷崖式下滑。
一是中央要加快微觀經濟管理,把調節家庭資產結構列入中國“經濟布局”中去,避免家庭債務危及中國經濟增長,家庭破產將導致“消費破產”,讓中央宏觀經濟“失效”;二是一些家庭要學會自我調整資金支出,資產結構,過多參與無效旅游、照相、打麻將,養狗貓和玩抖音的不會增加家庭收入,帶來長久家庭快樂,只會消耗創新創業斗志和時間,以及關鍵時期急需的金錢。
當然,國家管理經濟不希望發生經濟危機,但美國在上世紀30年爆發“大蕭條”經濟危機前曾經有過一段“柯立芝繁榮”的太平盛世,美國GDP幾乎占世界的一半,進而總統柯立芝夸下海口,認為美國人從此生活無憂,可不久就開始了世界大蕭條,二戰;爆發
我們應該加強社會管理,避免微觀經濟拖累宏觀經濟發展,包括把調節家庭資產列入微觀經濟治理。
中小企業家與家庭債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家庭債務會給企業帶來無情的麻煩,企業家必須明白,技術的破壞性進步難以抗拒,試問?現在還有人相信樂凱膠卷會發展成民族品牌嗎? 網紅打卡又能持續多久?
三、加強經濟管理、教育,防范微領域發生債務風險
現在很多人仍相信“龐氏騙局”,沉迷于不勞而獲,撈一把、騙一個算一個幻想來過日子。
為何慫恿盲目游玩、網紅打卡,微信夾帶詐騙可以“致富?但它正日益侵蝕著小微企業的財務系統,家庭現金、按揭和信用市場。
當前,一方面中國農村家庭資產過少,難以從土地耕種上獲取收入,“農補”嚴重遭侵蝕, 進城打工帶來的“勞務收入”減退,以至于一些人喊出了農民要“發工資”,“辦退休”,發養老金了,似乎所有的事都要財政承擔,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是多數情況下國民有自己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
根據李稻葵、王一江、甘犁和田國強經濟學家的研究資料獲得,在中國家庭的資產中房地產占比已經達到了68%,北京和上海更是高達80%,只有廣東和浙江的家庭資產配置稍好,更好過廣東第一經濟大省
因為浙江家庭資產結構、加上“家族經營”構建了他們最好的資產配置,以及現金收支。
黑龍江、遼寧和內蒙則嚴重缺失家庭小微企業經營企業的覆蓋率,那些看上去房地產比較“繁榮”的省份,卻缺失了民營企業經營良好的“自我修復”能力。可見,對家庭資產自我保障與調整才是硬道理,但又有多少家庭注意到“過度消費”,不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意帶來如今的麻煩呢?
一些民營經濟下滑,或者人口下滑和民營經濟不再繁榮的省份實際已開始“連累”中國宏觀經濟穩定發展,危及中國社保、福利體系,以及中國糧食生產,我們唯一可以預判的是:當你高唱歌曲沖出被封小區的時候,你很快會回到現實生活中來,不要一味責怪醫療、教育和房價“三座大山”,生活高成本和過度消費或許將是壓垮你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編輯整理陳勇任,楊驕,王澤山,唐敏,符蓉,鄧媛,李順萍和湖湘名人在線網
1、 李曼琳:湖南科技職院副教授,致公黨支部主委。
2、 王義高:湖南省經濟地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湘潭理工學院管理學教授(吉利汽車)、省僑聯特聘專家委副主任,全國僑聯特聘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