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曾小山,男,湖南邵東人,1945年12月生,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湖南民企先行者。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在公布的2005胡潤中國百富榜中,以10億財富居第168位。
提到邵陽商人,就不能不提曾小山。曾小山的創富歷程,某種意義上就是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的縮影。
相對于同時代同地域的人,曾小山的高中學歷無疑讓他對財富更為機敏。即使是在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年代,曾小山依然堅持著“投機倒把”。“那時候,我是派出所重點監控對象。”在一次采訪中,曾小山說。
1980年,改革開放伊始,曾小山就以僅有的2000元錢,在家鄉邵東流澤鎮創辦了我省第一家民營企業——邵東流澤鋁制品廠。一個只有一條最為原始簡陋的鑄造生產線的企業,一個最典型的家庭手工作坊,因為是全省的第一家民營企業,而讓曾小山一度名聲大噪。直到現在,曾津津樂道的不是億萬富豪的身價,而是當年“第一”的勇氣和膽識。
現在,曾氏企業集團已在貴州六盤水、安順,湖南雙牌、邵東等地擁有多個鋁業公司,年產電解鋁近30萬噸,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電解鋁王國。
篳路藍縷的湘商拓荒者 有人把邵商看作當代的猶太人,因為在湘商中,邵商最具有猶太性。邵陽人有落地生根的草籽精神,可以頑強生存于任何土地,不管肥沃還是貧瘠。邵陽地處雪峰山脈和羅霄山脈中段干旱的衡邵走廊,既沒有大江大河的滋養,也沒有深根大樹的庇佑,遍布亂石的丘陵山崗,怎么勤勞也養活不了人口稠密的邵陽人。在沉重的生存壓力下,邵陽人自然成為改革開放后最具動力的商業拓荒者、市場探路者。哪里有市場,哪里就有邵陽人。 流淌著“寶古佬基因”的曾小山,相較于同時代、同地域的人,他的目光更前瞻,思考更深邃,對財富的嗅覺更為機敏。1980年,改革的春風還并不溫暖,曾小山就用東拼西湊的2000元錢,在家鄉邵東流澤鎮創辦了湖南第一家民營企業——邵東流澤鋁制品廠。這在當時是石破天驚的壯舉,轟動了方圓幾百公里。其實,那不過是一個最最原始的家庭手工作坊而已,但在百廢待興的八十年代,這是湖南全省的第一家民營企業,曾小山因此身名遠播。當年“第一”的勇氣和膽識,贏得了無數后來邵商的欽佩。人們對于這個敢想敢干的先行者、這個篳路藍縷的湘商拓荒者,寄寓了太多的理想與膜拜。 鋁業強企的運籌帷幄者 現在,曾氏企業集團已在貴州六盤水、安順,湖南雙牌、邵東,湖北宜昌和新疆等地擁有多家鋁業公司,年產電解鋁近30萬噸,成為名副其實的鋁業強企。這鋁業強企的運籌帷幄者就是曾小山。 借政策東風,1997年,國家宏觀政策趨向市場化。曾小山意識到,即將進行的大規模基礎建設,需要大量鋁材。他前瞻性地規劃:擴大規模,降低成本,搶占市場。通過向專家請教,翔實論證,曾小山果斷決定在雙牌電站附近建設鋁材工廠。當時,他只有500萬資金,但建設工廠需要1500萬資金,只好依靠老家的親朋好友和邵東銀行的支持。為節省開支,更為了工程的質量,他讓兒子和妻子當作監工。苦心人,天不負。工廠在建成當年就產生了巨大效益。 鑄造曾氏品牌,嘗到規模效益的甜頭后,曾小山以精算師的嚴謹、戰略指揮家的氣魄,再次在三峽大壩附近建設更大的鋁材廠。由于電力成本決定了鋁材行業利潤的大部分,因此臨近三峽大壩的鋁材廠擁有“近水樓臺”的優勢,又因趕上全國性房地產黃金十年,再加上曾氏鋁業品牌的質量,鋁材相當暢銷。而曾氏集團是集采礦、冶煉、深加工為一體的全程性綜合企業,利潤更加豐厚。曾氏集團不知不覺就成了中國鋁材行業的龍頭老大。2010年,曾小山又在新疆投資建設全國最大的鋁材生產基地。曾氏鋁業集團的天山鋁業占地一萬畝,成為亞洲最大、世界前列的煤電鋁一體化企業。 現在的曾氏集團下轄湖南雙牌鋁廠、湖北宜昌長江鋁業有限公司、上海雙牌鋁業有限公司、湖南皇宮昊天大酒店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全資子公司。鋁業帝國,名不虛傳。 和諧中國夢的忠實實踐者 為人和氣,曾小山雖然身價百億,但為人和氣低調。他秉承邵商“和氣生財”的理念,凡事換位思考,不輕易動氣。無論在家庭,還是在企業,他總是慈眉善目,和藹可親。不僅自己和善,他更是要求兒子繼承其和平心態。有一次,小兒子在新疆給他打電話,說自己氣得頭疼。他就問,為什么罵人呢?兒子說,下面的人事情沒做好,耽誤了進度。他就勸解到:宰相肚里能撐船,將軍額頭能跑馬。為人要心態平和,處變不驚,因小事氣得自己頭痛的企業家,能成大事嗎?自此以后,他那脾氣急躁的兒子也遇事平緩了許多,事業更加風生水起。為培養自己氣定神閑的和平素養,曾小山從五十歲起,堅持每天用近一個小時記載自己重要的人生經歷或感悟,或自己做人的反思反省。二十年未曾間斷,哪怕是生病住院。他甚至學習曾氏前人曾國藩的傳世做法,將自己的日記一式三份,一份自己手寫隨身行走,一份請人打印公諸于世,一份存銀行保險柜,傳之后人。 家庭和睦,曾小山特別強調曾氏家風的傳承。從春秋時的曾參殺豬教子,到近代的曾國藩家書,都是他教育后輩的生動教材。曾小山認為家長必須言傳身教。曾氏集團成功的秘訣其實就是誠信和堅持。對妻子,他尊重如賓。對兒女,他在業務上幫助、教育他們。在家庭原則問題上則非常嚴肅。如果兒子對媳婦不好,就批評兒子。特別交待女兒,不能因為家境條件欺負女婿,還經常拿錢出來給女婿們,讓女婿代替自己看看他們的爸爸媽媽。 正因為曾小山對子女的嚴格要求,他的五個子女現在個個都奮戰在工廠的第一線,沒有一個坐享其成。曾小山認為,一個和諧的家族,當父親的要有威信,要不怒自威。但威要威在愛上,要通過愛感化他們,這威信才是真正的威信。這樣的家庭、家族必然和睦。 社會和諧,回報故鄉,造福桑梓。曾小山說:物質生活豐富了,精神生活更重要。一個人事業成功了,就要想到回報社會,為社會的和諧,為國家的富強,為人民的利益,盡自己的一份力。只有大愛,才能成就一生。作為鋁業巨頭,小山行事很低調,做了很多公益捐助。2012年,他投入一千萬元,在家鄉流澤鎮設立“小山慈善基金”,用自已的博愛仁慈反哺社會。 搭建平臺,提攜后俊。捐資千萬,將曾經散兵游勇、單打獨斗、爭強好勝的邵陽人聚合起來,回歸理性,抱團發展。聯合會會內成立新型城鎮化產業發展委員會、金融資本產業發展委員會、信息科技產業發展委員會應對經濟新常態;發起成立中華邵商母基金,召開中華邵商首屆高峰論壇……為邵陽籍商人脫胎換骨、鳳凰涅磐,搭建無限廣闊的平臺。 曾小山說,我們的努力,并不是求得別人的理解而做。我們只要遵循為人和氣、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三原則,我們就仰不愧天、俯不愧心,我們就是和諧中國夢的忠實踐行者。 依法依規依德”管理企業 在管理企業方面,曾小山將“管理工作”比作“組織工作”,并高度概括地說,“對于企業經營,我只需把方針定下來,確定做什么產品,做多大規模,調動多少資金,班子怎么組織,剩下就是由專業人員去執行,我們就等著看業績。” 在企業發展中他反復強調六個字“依法依規依德”。他認為,依靠非法違規缺德掙到的錢都是黑心錢,僅是財富數字發生了變化,對于財富的“保管員”,這些并無意義。“我們要熱愛自己的事業,熱愛自己的事業,就要循規遵道,不循規遵道就不是熱愛自己的事業!” 在訪談中,曾小山會通過自己觀察的身邊小事,講述一些蘊含其中的深刻道理,比如,如何教育子女。曾小山講到自己在農村種紅薯的經歷,紅薯在雨水充足的時候,葉子會長得極其茂盛,但收成時,這種紅薯反而不好吃;只有在葉子茂盛時,農民將紅薯葉刨開,將上面的葉子用太陽光曬死,紅薯才能好吃。曾小山說,培養子女也同樣的一個道理,在保護下長大的孩子,就像飽受雨水滋潤的紅薯,個子小,不成器。他們必須歷經太陽炙烤,經歷一個艱苦的過程,才能成大器。 七十多年前,偉大詩人艾青在抗日烽煙的邵陽寫下著名詩篇《我愛這土地》,其中最為傳誦的名句是:“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其實正是湘商翹楚、邵商旗幟曾小山的生動寫照。筆者也深以為有小山這樣的同鄉而自豪。 來源:湘商資本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