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四日,省經信委發布制造業重點領域產業鏈“技術創新指南”——
三大產業創新“路線圖”亮相
湖南日報記者 李偉鋒
通訊員 胡玉輝
圍繞產業鏈破瓶頸
當天發布的“技術創新指南”,涵蓋太陽能光伏、純電動乘用車、鋰電池材料3大領域的15大類30多項關鍵共性技術。
省經信委主任謝超英介紹,這3大產業在省內已初步形成“產業鏈”,且部分領域在國內具有行業優勢;這些關鍵技術,緊扣產業發展重大需求,對整個產業發展具有關鍵作用,且利用現有基礎能夠在2至3年取得突破,使整條產業鏈融會貫通。
“路線圖”為企業技術創新指明了主攻方向。參與當天發布會的中電48所高級工程師楊曉生、湖南大學教授謝暉、中南大學教授李新海等介紹,我省很多產業,在一定環節和技術上,具有領先優勢,是“單打冠軍”,但從整個產業鏈來考量則當不了“全能冠軍”。其中,最基本的一點就是“關鍵時候掉鏈子”——在某些關鍵環節或者關鍵節點上存在技術瓶頸,制約了整個產業的升級發展。
省經信委總經濟師熊琛分析指出,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上來說,單個企業很難從全產業鏈的角度來把脈產業發展趨勢,也不可能指望單個企業來突破整條產業鏈上存在的技術瓶頸,這就需要政府發揮指導作用,為企業技術研發提供“指南”。這次發布的路線圖,正好實現了這一目的,“從全產業鏈出發,明確整個產業鏈技術創新重點,強調關聯性、協同性,以更加系統的方式推動產業協同創新,最終實現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
立足既有優勢攻難點
太陽能光伏產業領域,我省擁有較強的太陽能電池片及組件制造能力。2014年全省光伏產業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
中電48所高級工程師楊曉生介紹,太陽能光伏產業最大瓶頸在于“沒有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陽能電池”。為此,我省著手在這一關鍵點上發力,圍繞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陽能硅片、薄膜沉積關鍵裝備與新型太陽能電池工藝、高效能自動封裝技術等布局項目,相關科研院所、骨干企業牽頭,開展聯合攻關。
純電動乘用車產業領域,我省涌現出南車時代、比亞迪、中聯重科、眾泰汽車等一批骨干企業。2014年度全省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收入超過60億元,帶動關鍵零部件銷售收入200億元左右。
湖南大學教授謝暉介紹,純電動乘用車這一領域,我省亟須突破的關鍵技術包括整車研發與產業化、整車控制技術及智能化、永磁同步電動驅動控制系統、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快速高效充電技術等。這次發布的技術創新路線圖,正好契合了上述需求。
鋰電池材料產業領域,我省形成了從有色金屬及稀土等基礎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鋰離子電池—電動汽車、高效儲能電站、電子信息等的相對完整、區域特色鮮明的產業鏈,部分產品還進入了世界著名電動汽車廠家的采購鏈。這一領域,我省主要目標是通過2至3年努力,實現高端鋰離子電池材料及電池產業化,拉長全省鋰電池產業鏈。
據初步估算,上述3大產業所列關鍵共性技術突破后,因技術提升而直接產生的經濟效益在300億元以上;而對整個產業乃至全省工業發展的貢獻,則是“幾何級數”。
系統提升制造業創新水平
謝超英在發布會上介紹,關鍵技術的創新,將由優勢骨干企業牽頭,相關大中小企業配套推進,從而推動全省制造業創新體系建設。列入“路線圖”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發項目,省政府將在財稅、金融、人才等方面給予突出支持;相關產業專項資金,也將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積極推薦相關項目申報國家、省級專項。
為全面提升全省制造業創新水平,我省將積極對接“中國制造2025”規劃,在立足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努力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