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聲
中央提出進一步做好“六穩”工作,其中穩投資是重要內容之一。從當前湖南所處的發展階段看,穩定和擴大有效投資,仍然是改善經濟結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力之一。
提到投資,對很多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湖南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占GDP比重還比較高,過去一段時間,全省經濟的增長,投資可以說發揮了關鍵作用;要完成今年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省人代會提出的7.5%-8%的目標,如果投資穩不住、上不去,那就是一句空話。說陌生,在當前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寅吃卯糧”、過度舉債搞建設的老路走不通了,在投資穩什么、怎么穩的問題上思路不清、辦法不多。
當然,我們說穩投資,決不是“開閘放水”“大水漫灌”,把投資當成經濟增長的“強心劑”,走過度依賴投資的老路;而要加快轉變投資理念,找準穩投資的著力點,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的質量效益。立足湖南實際,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我們今年穩投資的著力點。
說到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一些同志思想上還有落差、政績觀有偏差。有的認為像供水供氣、雨污分流、地下管網、污水垃圾處理等設施,大多是看不見的“地下工程”,遠沒有修建高樓大廈、大馬路大廣場來得直觀、氣派;有的認為這些設施建設周期長,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收立竿見影之效……因而不待見、不來神。
從各地近年實踐探索來看,不少供水供氣、污水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項目,其實都是有現金流、有投資回報的好項目。抓好了,既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又能補齊城鄉基礎設施短板、造福廣大群眾,還能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環保產業發展。只要我們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探索完善一套好的建設運營機制,完全可以實現政府、企業、社會三贏。
我們要真正從思想上解決好政績觀問題,從舉措上解決好怎么建、怎么管問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境界,把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抓緊抓好,更好地穩投資、補短板、惠民生、促發展。
(記者:曾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