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10月12日訊(記者 劉容 攝影 楊楊)今天,湖南省迎接黨的十九大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六場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湖南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石建輝將發布十八大以來湖南省財政改革發展成果。湖南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歐陽煌,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莊大力,省財政廳總會計師胡良安回答記者提問。
石建輝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財政系統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不斷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有力地服務于湖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10月12日,湖南省迎接黨的十九大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六場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
財政實力持續增強
石建輝介紹,十八大以來,湖南進一步做大做實財政收入“蛋糕”。截至2016年底,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4000億元大關,達到4252億元,是2012年的1.45倍,年均增長9.7%;其中地方收入達到2698億元,是2012年的1.51倍,年均增長10.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突破6000億元大關,達到6339億元,是2012年的1.54倍,年均增長11.4%。
市州財政實力大幅增長,縣級財政發展強勁。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200億元的市州達到6個,超過20億元的縣市區達到27個。
湖南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石建輝發布十八大以來湖南省財政改革發展成果。
服務發展卓有成效
出臺擴大有效投資的八條財政政策,引導各類資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累計籌集專項獎補資金42億元,支持化解鋼鐵、煤炭、煙花爆竹等行業過剩落后產能。
加強財政金融聯動,創造性地推出普通“財銀保”、扶貧“財銀保”、外貿“財銀保”等政策,有效緩解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外貿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支持建成覆蓋全省的融資擔保體系。
從2013年起,省財政累計投入62億元,分三輪啟動實施特色縣域經濟發展工程,支持33個縣市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出臺專項扶持政策,從2014年起,省財政每年籌集資金2億元,吸引了大量移動互聯網領軍企業集聚長沙。
突出加大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投入,自2015年起共投入7億多元。積極引進國外貸款,新增37個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贈款項目9.4億美元。
支持打好“環境治理”攻堅戰,集中財力,投入352億元用于支持湘江流域生態保護與治理,82億元支持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治理,30億元支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扶貧支農力度加大
到目前,湖南省共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27.3億元。近兩年籌集預算內投資、專項建設基金、地方政府債券、長期政策性貸款等資金250.8億元,幫助約44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投入52.2億元在長株潭地區開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治理和種植結構調整試點。2015、2016年兩年間整合各渠道各層級資金133億元,加大高標準農田和中低產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
投入29.1億元支持建成了一批現代農業綜合園和特色農業產業園。投入2.4億元培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投入4.4億元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完善農業生產安全保障網,省級政策性特色農業保險險種達到12個,巨災保險制度初步建立。
扎實推進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建設和建制鎮示范試點,啟動實施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出臺并鄉合村財政獎補政策,村均運轉經費保障標準提高到9萬元。
財政支出七成以上用于民生重點領域
十八大以來,全省財政支出的七成以上用于民生重點領域,支持辦好了一批群眾要求強烈、感受明顯的民生實事,讓群眾得到了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2016年,全省直接用于民生的支出達4449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70.2%,是2012年的1.6倍。
教育方面,十八大以來,累計投入4412億元,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統籌提高了各個教育階段的生均經費撥款水平;農村基層教育人才津貼政策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現貧困縣全覆蓋。
社保和就業方面,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保持“十三連調”,預計月人均水平從2012年的1473元將提高到今年的2270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2012年的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85元。農村低保標準由2012年的1824元/年提高到3026元/年,與國家扶貧標準實現“兩線合一”。
醫療衛生方面,累計投入973.7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政府補助標準從2012年的240元/人提高到450元/人。累計投入110.6億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標準從2012年的25元/人提高到50元/人。
文體事業方面,累計投入479億元,支持公共體育文化場館實行免費或低費開放。
財稅改革穩步推進
建立預算公開涉密清單管理制度,涉密事項上清單,清單之外全公開,在第三方發布的評估報告中,湖南省省級財政透明度居全國第二;加強全口徑預算管理,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四本預算“統籌、統編、統批、統管”。
大幅整合專項資金,嚴控自由裁量權,省級專項由十八大前的上千項壓減到78項;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推進政府購買服務改革,293項公共服務和管理事務逐步推行政府購買服務;強化政府債務余額限額管理,探索編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中期融資規劃,加快置換存量債務進度,完善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確保了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在水利領域率先出臺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辦法,實現了改革的“破題”。
財政管理更加規范
嚴格非稅收入預算管理,大力推進非稅收入電子化收繳,啟動實施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改革。
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改革穩步推進,省本級實現預算單位、代理銀行、支付業務三個全覆蓋。
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管理,穩步擴大采購的規模和范圍,2016年全省政府采購規模達到604億元。
修訂出臺公務支出管理辦法,從嚴控制行政成本,“三公”經費開支五年來只減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