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柳中輝,現任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副主席、長沙縣果園鎮潯龍河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湖南潯龍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長沙市農業創業者聯合會會長,曾獲第九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
潯龍河是湖南長沙果園鎮雙河村的一條小河,歷史上與這條河有關的傳奇故事并沒有給它帶來相應的名氣,但從幾年前開始,“潯龍河”漸漸變成新型生態小城鎮的代名詞,引發關注。
“我有一個潯龍河的夢,要把這里打造成城鎮化的鄉村、鄉村式的城鎮,如今這個夢想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穿著布鞋的柳中輝談起潯龍河的現在與未來,眼神里閃爍著光彩。今年 43 歲的柳中輝是長沙縣果園鎮潯龍河村黨總支第一書記,而八年前他的身份是身家上億的青年企業家。
柳中輝生于斯長于斯,起初在家鄉干過工地、進過鄉鎮企業,1999 年才走出山村發展。一番摸爬滾打,他成為一名資產達數億元的青年企業家。 2003 年和 2005 年,柳中輝分別注冊成立湖南圣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湖南圣力建材貿易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獨立開發了面積近 80 畝的圣力華苑住宅小區,(刪除)那時的柳中輝,年僅 30,意氣風發,學習和運用了現代企業的基本管理模式,開始整合行業的優秀人才向企業聚集。 2005 年到 2009 年,隨著個人信譽度的提升、團隊的進一步成熟、公司整體實力的增強,公司承攬了包括高速公路、機場、泵站等多個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業務進一步得到發展。
“我回鄉首先感恩父親。”柳中輝動情地說,八年前父親病逝,徹底改變了他人生軌跡。那個時候,柳中輝事業如日中天,干得順水順風。父母不愿意住在城里,他就在鄉下修了房子,還給老人配了專車和司機……他有個觀點,父母老了,所謂的孝順,該以順為孝。順,就是順心,只要老人們高興,住哪里都行。身體好好的父親,卻因為一場突發疾病而離世。守靈15天里,柳中輝夜不能寐,不斷反問自己,徒有數億資產,卻救不了父親,人生到底要追求什么?“其次要感謝母親。”柳中輝說,把父親安葬了,他想把母親接進城,可她卻堅決要留在鄉下。
百善孝為先。柳中輝初中畢業,干過農活,做過生意,后來進了鄉鎮企業上班,再出來自主創業……在不喜歡讀書的歲月,柳中輝的叛逆,常常讓父親不可理喻,而這時候,母親的寬容與鼓勵,使他永遠忘不了。在母親看來,人無論在哪里,都要認真學習本領,自食其力,不騙人害人,有能力了,要幫助更多的人……陪伴母親的日子里,柳中輝突然頓悟,自己既然賺了不少錢,是不是也該為改變家鄉做點事情呢?當他把想法說出來后,很多親朋好友表示反對。潯龍河村(那時候還叫雙河村)可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談何容易?理想中,一個人的夢想終歸是夢想,現實里,很多事情還是殘酷的現實。特別是在農村,如何聚集人心,就是難題中的難題。
這里距離長沙市僅 30 公里,但曾地廣人稀、產量低下,1 萬多畝土地上只有 1000 多畝是耕地。瘦田難留人,當地居民除了老人和孩子,大部分都外出務工了。但這些劣勢在柳中輝眼里,統統可以轉化為優勢:人少,集中安置就相對容易;耕地少,土地多樣性就豐富,水庫、池塘、山林,都是未來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的形態。
2011 年,柳中輝和他的團隊為更好地開發建設潯龍河,成立了湖南潯龍河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一開始,要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村民相信他關于新型小城鎮的構想卻絕非易事。這中間,如何說服村民們放棄原來分散居住的房子,到重新規劃的區域去集中居住,就是一個無比復雜的大命題。為此,柳中輝就組織設計了幾十套方案,讓村民可以選擇自己想住的房子。“一開始我們想蓋高樓大廈,但是老百姓不愿意,他們還是習慣獨門獨戶,所以后來我們就設計成了每家都有一個前院,有一個車庫,有一條 5 米 6的后街,一樓可以做門面商鋪,里面有廚房有衛生間。我們組織老百姓無數次開會,不斷地調整修改和商討。大家說還是想吃自己種的菜,我們就在住宅旁邊規劃了 50 畝耕地作為景觀菜園,保證每家每戶都有一分菜地。農民說那我們的鋤頭耙頭尿桶往哪里放?菜地里就又增加設計了工具房……” “這個必須要有一個民主的程序,要讓老百姓的思想統一,有共同的愿景。新型城鎮化首先是人的城鎮化,要讓原住民真心擁護這個事情,而不是摧毀性、割裂性地去破壞農村文明。
”為打消村民們內心的疑惑,以民主的方式征得村民的認可,柳中輝一點點向鄉親們解讀潯龍河村新型城鎮化的落地構想,2010 年他組織召開了 163 個大大小小的村民代表大會。慢慢地,村民的態度轉為支持。村民史潤東說,在雙河村 2010年召開的申請城鄉一體化試點村民公投大會上,全村村民支持率達 97.2%。 通過三年努力,潯龍河項目已初具雛形,基本完成鄉村資源確權梳理、集中流轉、創新政策申請和實施等前期工作,并在湖南省內外取得了一定知名度。從縣一級重點工程,項目逐漸升級為長沙市的重點項目、湖南省的重點項目,乃至中央部委級的重點項目。“剛開始做的時候,我們完全是自發的,沒有政策環境,但現在就大不一樣了,我們慢慢得到了各級政府的認可,給予了各種政策創新的平臺,最近又成為住建部智慧社區的試點。我開玩笑說,我們從流浪兒變成了干兒子,又從養子變成了滿仔(湖南話里最得寵的小兒子)。” 目前,湖南潯龍河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已流轉當地農田、果園、山地等共 1.2 萬多畝。其中2000 多畝將發展成為高標準的蔬菜生產種植基地。公司現有各類生產管理人員計 112 人,包括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 12 人。2012 年公司與湖南農業大學建立產學研究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成為湖南農業大學產學研究長沙唯一基地及教研示范基地,與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合作成為省蔬菜研究所成果轉化基地與原生態品種培育基地。
潯龍河模式的創新,先是準確摸清了農村底情,后徹底用活了時代“底牌”,再就是真誠守住了農民底線。精準扶貧也好,鄉村振興也好,或者幫貧濟困,最關鍵是要激發人內心的動力。哀莫大于心死。心若在,夢就在。鄉村振興,精準扶貧,著力點就是要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因為他們才是鄉村主人。人心齊,泰山移。柳中輝回鄉創業,首先聚集就是村民的心。“我來干什么?要向父老鄉親們一點點講清楚。”為了統一思想,僅2010年,全年就召開了163次大大小小的村民代表大會。農民的想法很樸素,老板帶著資本下鄉,到底是掠奪還是共享?一句話,你投資對我有沒有長遠的好處?如果沒,即便是土地閑置,也不會讓你賺錢。作為鄉下人,柳中輝深知農民的心思。為了讓村民生活有保障,村集體閑置土地流轉費成了大家的收益。同時土地流轉也不改變農用土地性質,還給村民按當年糧食收購價發放租金,稻谷耕地每畝每年600斤,林地150斤,坡地、水塘等200斤……
在永久性宅基地使用權置換過程中,潯龍河模式充分考慮了農民利益,增加了他們的財產性收益。具體地說,舊房拆除后,潯龍河每戶農民可獲得60萬左右的補償,并可用宅基地永久使用權置換集中居住區新房,且新房僅需成本價,公開透明。為實現村民穩定增收,在項目規劃300畝集體經營建設用地,由村集體以土地入股方式參與停車場、加油站等可經營性項目。現代農業種植與加工,還可對技能要求不高的高齡村民提供就業崗位。鄉村旅游、文化教育等帶來大量人氣,也給村民創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財氣”。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到2016年,潯龍河集體經濟總量達到了900多萬元,比2009年增長近100倍,村民人均純收入2.7萬元,增長6倍多,貧困村變成了富裕村。
“我有一個潯龍河之夢,就是要把這里打造成城鎮化的農村、鄉村式的城鎮。如今這個夢想正一步步變為現實……”柳中輝的演講極具感染力。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他開口,就一定會有那么一些手勢。要么攤開雙手,要不握緊拳頭,或者張開手指。說到動情處,揮揮手、拍怕掌,握握拳……這是個自信心強、做事果斷、態度坦誠的男人,煽情的手勢,加上他淵博的知識,時常會讓和他交流的人,禁不住心生澎湃。在國家行政學院,剛剛增補為中國城促會副主席的柳中輝,第二天,應邀給全國各地參加特色城鎮培訓班的學員,分享了潯龍河模式。在柳中輝的理解中,未來中國城鎮戰略發展中,大城市是太陽,中小城市是月亮,而像潯龍河這種都市近郊型鄉村就是星星。沒有星星的夜晚,世界就顯得孤單。那么,如何讓群“星”璀璨?柳中輝說,依然是政府推動為主導,社會資本運作為主體。政府要厘清行為邊界,既不能“大包大攬”,也不可“甩手不管”。
有所為,有所不為。到去年底,全村項目投資超過10億元。有意思的是,潯龍河已將農村由政府投資為主,轉變為企業、政府、村集體多元主體的投資結構。同時,柳中輝還認為,鄉村式的城鎮魅力,關鍵就在于自然生態和鄉土人情。潯龍河特色小鎮的建設,始終堅持不破壞生態環境、盡量不占用耕地和土地效益最大釋放共享的原則,做到了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柳中輝坦言,潯龍河村的發展,占據了天時、地利和人和,這是不少地方資本下鄉難以企及的。所謂天時,趕上了國家鄉村振興的好時代;地利,鄉村距湖南省會長沙不過半小時的行程;人和,就是村民齊心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有一個人和,就是以柳中輝為代表的能人們投身家鄉發展之情懷。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無數實踐證明,有個好帶頭人,農民就滿意,地方發展就快。所以基于切身體會,柳中輝甚至建議中國城促會對特色小鎮的建設進行標準化研究,對城郊鎮、鎮中鎮、欠發達地區鄉鎮等一一甄別。也就是說,特色小鎮建設不能全面開花,盲目“大躍進”,要圍繞聚集人氣做產業,沒有人氣支撐,一切都是空談。
潯龍河村為了吸引人氣,在休閑旅游方面做足了文章,特別是鄉村創客空間、兒童樂園和美食街等,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等產品體系。以2017年國慶為例,每天來游玩的人超過2萬,一個小長假,有10多萬人來潯龍河小鎮消費,一切不言而喻。當然,八年前就擔任第一支書的柳中輝,也常常出現在小鎮上,他甚至把老婆和孩子都接回了鄉下。不出差的日子,他除了堅持陪家人散步外,就是讀書,讀政策法規,讀社會經濟學,還研究世界各地鄉村發展的經驗。